香港貧窮線定為家庭入息中位數的一半,如3人家庭,月收入11500元即為貧窮。這是香港特區政府首次為香港制定“貧窮線”。按這一標準,根據2012年底數字估算,香港共有131萬貧窮人口,貧窮率為19.6%。不過,若計算綜援等現金福利收入后,貧窮人口降至102萬,對此認為,若與一般已發展的國家貧窮率大約維持在10%至15%相比,香港目前貧窮率屬于高水平。
港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出席電臺節目解釋貧困線政策時表示,政府會繼續支援在貧窮線以上但同樣有貧窮風險或需要的家庭,也會繼續現時給予每月住戶收入中位數50%以上的家庭的支援措施,日后構思的扶貧方案也不會完全排斥在貧窮線以上的人口。
貧窮線并不等于扶貧線
港府制定的首條“貧窮線”仿效外國經驗,采納一個“相對貧窮”概念,并以家庭入息中位數的50%定為“貧窮線”,這也是民間普遍采用的方法,具有一定社會認受性。根據2012年數字計算,1人住戶的貧窮線為3600元(港幣,下同),2人住戶7700元,3人住戶11500元,4人住戶14300元,5人住戶14800元,6人或以上家庭則為15800元。
林鄭月娥表示,制定貧窮線的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,撇除了稅項及福利轉移,等同于政府所有福利政策介入前的情況;如果將綜援、高齡津貼、長者生活津貼及學生資助等恒常現金福利政策介入后再計算,香港貧窮人口將減至102萬。如果在計算公屋免租、綜援“出雙糧”等非恒常現金資助項目,以至公屋福利現金化后,貧窮人口更會大幅減至67.4萬。
香港的窮人有多少?鳳凰衛視評論員李煒在2010年時就曾經發表博客表示,窮人就是每月工作120小時,收入不少于1430元港幣,但是生活無法自給自足,這樣的情況,香港政府就要根據受援助人的老弱病殘的具體情況,和家庭成員的情況給予經濟上的現金等幫助。這樣的政策就是要求受援助的人有能力的話,一定要出去工作,不能在家里吃閑飯。同時,確實有困難的,政府給予幫助。
李煒在博客中寫道:香港居住公屋的人也屬于社會最困難的人群,目前大約有200多萬人居住在公屋,也就是相當于內地的廉租房,約占人口的28%。他們每月付很少的錢,就可以租到一個不錯的房子(50多平方米)。所以說,香港生活最困難的人口大約就是200萬左右,當然,欺騙政府混雜在窮人隊伍里吃政府補貼的也有,發現后會追究法律責任。
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,貧窮線作為分析工具有其局限,如沒有計入資產或會高估貧窮人口,因此貧窮線并不等于扶貧線,而且貧窮線采用相對貧窮概念,因此在統計上貧窮人口永遠存在。
香港每三個長者就有一個處于貧窮線之下
貧窮是多樣性的,縱然用此標準訂立的“貧窮線”有一定的參考性,但不要忽略部份收入不低,生活卻出現困苦的社群,“有市民收入可能高于貧窮線,但患上長期病患而令治療開支大,這條‘貧窮線’是無法顯示出來。”
林鄭月娥說,要將所有處于線下的人口都拉到貧窮線之上,每年政府需額外支出148億元,每戶平均貧窮差距為3100元。
林鄭月娥表示,要把約102萬貧窮人口提升至貧窮線水平所需的支出,每戶平均為3100元,每年總貧窮差距是148億元。她指出,按年齡組別分析,香港每三個長者就有一個處于貧窮線之下,18歲以下的兒童,則每五個有一個處于貧窮線之下。
展會新聞更新時間:2013-09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