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為國外動漫公司做代工給第一批中國動漫人帶來了原始資金、管理經驗和人才積累,但也造成了原創動漫的匱乏。時至今日,代工還是原創?依然是國內動漫人面臨的一個抉擇性問題。
早在兩年多前,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動漫生產大國。但這只是時間長度上的“全球第一”,對于原創動漫品牌,美國有米老鼠、唐老鴨,日本有鐵臂阿童木、柯南等等,不經意間,中國人說出的都是國外動漫的代表人物。事實證明,按規模扶持動漫產業是緣木求魚,政策扶持是一把雙刃劍。
相比于歐美日韓動漫產業與市場體系的高度成熟,中國動漫產業顯得稚嫩和柔弱,面臨許許多多“成長中的煩惱”。
近年來,中國一直鮮有成功的動漫作品推出,山寨、抄襲、換湯不換藥,令人心寒。
2012年,人們喜歡的動漫風仍然在期待中繼續被期待。
中國動畫研究院、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的《動漫藍皮書: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(2012)》指出:2011年,中國動漫產業年生產電視動畫片435部261224分鐘,合計票房收入約為3.2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
事實上,早在2010年,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就顯示,這一年,中國制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數量達到385部、約22萬分鐘,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動畫生產大國。
目前,中國許多城市都宣布要建設“動漫之都”,并總計已成立了 40多個動漫產業基地。北京相繼有幾個創意園區辟出了“動漫”專區,大興動漫基地擬投資100億元,引進英國國家動漫中心、迪斯尼等世界旗艦級企業5家至10家,要建成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中心。動漫產業儼然成為一座“金礦”,國家扶持資金更是大手筆。
雖然動漫產量世界第一,但是,中國并沒有出現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動漫作品,原因何在?
中國動漫產業軟肋:缺乏原創力
“美術界和設計師對高新技術知識的缺失和不作為,導致中國動漫作品沒有原創力,只能生產‘盜版’!睂τ谥袊鴦勇a業軟肋,張玥(化名)一語中的。她曾在北京石景山區中國動漫游戲城工作多年,約記者見面的地方在華膳園,附近是高碑店文化街,或許因為修路,這里人煙稀少,頗為荒涼。
對于中國曾在2010年出產22萬分鐘的動畫片,居全球之首,張玥更是不以為然地說:“當年在國內電視臺能播的片子不超過2萬分鐘,影響力甚微!
反觀日本。2010年,日本僅僅生產了8萬分鐘動漫片子,但其作品卻影響了整個世界。
張玥透露,很多動漫創意公司因為生存壓力而急功近利,始終靠價格戰生存。即使在解決“溫飽”之后,大部分公司也滿足于低端發展模式:3天做完一個動畫片,以量取勝。
動畫制作人張天曉的經歷更是令人無語。他曾經聘請一個法國人畫動畫臺本,但令他吃驚的是,法國人把中國元素全都畫成了日本元素。
對此,江盛軍道出了其中的緣由。他坦言:“教科書都是日韓出的,其他院校也是如此。工作后,動漫設計的理念和思路也深受日韓影響,模仿的成分很明顯,缺乏具有中國元素的創意!
“動漫企業首先要先活下來,而活下來的方法就是:繼續代工,不斷地從國際動漫大腕兒手中接單制作。這就是中國動漫缺乏原創的原因。”已經在動漫產業摸爬滾打7年的雨橋動漫公司創始人喬彧如是說。
造成抄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“分鐘數”的指標。許多動漫公司在初期缺乏資金,需要政府投資。在沈陽,動畫片達到2000分鐘以上,1分鐘給1000元的補貼。一般動畫片1集13分鐘,2000分鐘相當于150多集。這樣做出來,周期成本不知道要多少,“還不如直接從國外動畫片里抄,省時又省力”。
事實上,已經有日本公司就版權問題對中國公司提起訴訟了,這再次表明國產動漫原創力羸弱。
“雖然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代工,但原創的夢想一直不曾褪色。做動漫行業,必須走原創道路,制作自己想做的動畫片。這是一份艱難的堅持!眴虖睦砟钜廊粩S地有聲。
“另一方面,即使考慮中國元素,大多數中國動漫品牌也還是停留在對傳統文化里角色的挖掘上,具有創新性的形象品牌甚少。即使是經典的形象也無法推陳出新,幾十年不變而讓人失望!睆埆h說,發展動漫產業不僅僅是拍片子,與美國、日本和韓國相比,中國動漫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。
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也頗有同感。他認為,相比美國動漫產業2000多億美元的產值以及日本動漫產品占據世界動漫市場65%的份額,中國動漫產業依然很“年輕”。
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則指出,原創是動漫產業發展的原動力,這已經是共識。但簡簡單單的原創不能成為優勢,要把原創與文化特色結合起來,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,才是有意義的原創。
早在兩年多前,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動漫生產大國。但這只是時間長度上的“全球第一”,對于原創動漫品牌,美國有米老鼠、唐老鴨,日本有鐵臂阿童木、柯南等等,不經意間,中國人說出的都是國外動漫的代表人物。事實證明,按規模扶持動漫產業是緣木求魚,政策扶持是一把雙刃劍。
相比于歐美日韓動漫產業與市場體系的高度成熟,中國動漫產業顯得稚嫩和柔弱,面臨許許多多“成長中的煩惱”。
近年來,中國一直鮮有成功的動漫作品推出,山寨、抄襲、換湯不換藥,令人心寒。
2012年,人們喜歡的動漫風仍然在期待中繼續被期待。
中國動畫研究院、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的《動漫藍皮書: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(2012)》指出:2011年,中國動漫產業年生產電視動畫片435部261224分鐘,合計票房收入約為3.2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
事實上,早在2010年,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就顯示,這一年,中國制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數量達到385部、約22萬分鐘,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動畫生產大國。
目前,中國許多城市都宣布要建設“動漫之都”,并總計已成立了 40多個動漫產業基地。北京相繼有幾個創意園區辟出了“動漫”專區,大興動漫基地擬投資100億元,引進英國國家動漫中心、迪斯尼等世界旗艦級企業5家至10家,要建成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中心。動漫產業儼然成為一座“金礦”,國家扶持資金更是大手筆。
雖然動漫產量世界第一,但是,中國并沒有出現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動漫作品,原因何在?
中國動漫產業軟肋:缺乏原創力
“美術界和設計師對高新技術知識的缺失和不作為,導致中國動漫作品沒有原創力,只能生產‘盜版’!睂τ谥袊鴦勇a業軟肋,張玥(化名)一語中的。她曾在北京石景山區中國動漫游戲城工作多年,約記者見面的地方在華膳園,附近是高碑店文化街,或許因為修路,這里人煙稀少,頗為荒涼。
對于中國曾在2010年出產22萬分鐘的動畫片,居全球之首,張玥更是不以為然地說:“當年在國內電視臺能播的片子不超過2萬分鐘,影響力甚微!
反觀日本。2010年,日本僅僅生產了8萬分鐘動漫片子,但其作品卻影響了整個世界。
張玥透露,很多動漫創意公司因為生存壓力而急功近利,始終靠價格戰生存。即使在解決“溫飽”之后,大部分公司也滿足于低端發展模式:3天做完一個動畫片,以量取勝。
動畫制作人張天曉的經歷更是令人無語。他曾經聘請一個法國人畫動畫臺本,但令他吃驚的是,法國人把中國元素全都畫成了日本元素。
對此,江盛軍道出了其中的緣由。他坦言:“教科書都是日韓出的,其他院校也是如此。工作后,動漫設計的理念和思路也深受日韓影響,模仿的成分很明顯,缺乏具有中國元素的創意!
“動漫企業首先要先活下來,而活下來的方法就是:繼續代工,不斷地從國際動漫大腕兒手中接單制作。這就是中國動漫缺乏原創的原因。”已經在動漫產業摸爬滾打7年的雨橋動漫公司創始人喬彧如是說。
造成抄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“分鐘數”的指標。許多動漫公司在初期缺乏資金,需要政府投資。在沈陽,動畫片達到2000分鐘以上,1分鐘給1000元的補貼。一般動畫片1集13分鐘,2000分鐘相當于150多集。這樣做出來,周期成本不知道要多少,“還不如直接從國外動畫片里抄,省時又省力”。
事實上,已經有日本公司就版權問題對中國公司提起訴訟了,這再次表明國產動漫原創力羸弱。
“雖然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代工,但原創的夢想一直不曾褪色。做動漫行業,必須走原創道路,制作自己想做的動畫片。這是一份艱難的堅持!眴虖睦砟钜廊粩S地有聲。
“另一方面,即使考慮中國元素,大多數中國動漫品牌也還是停留在對傳統文化里角色的挖掘上,具有創新性的形象品牌甚少。即使是經典的形象也無法推陳出新,幾十年不變而讓人失望!睆埆h說,發展動漫產業不僅僅是拍片子,與美國、日本和韓國相比,中國動漫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。
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也頗有同感。他認為,相比美國動漫產業2000多億美元的產值以及日本動漫產品占據世界動漫市場65%的份額,中國動漫產業依然很“年輕”。
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則指出,原創是動漫產業發展的原動力,這已經是共識。但簡簡單單的原創不能成為優勢,要把原創與文化特色結合起來,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,才是有意義的原創。
展商動態更新時間:2013-10-27